为煤矿安全提供强大科技支撑--记全国首批安全科技支撑平台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创新中心

时间:2019-08-29 15:56:09  来源:西部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为煤矿安全提供强大科技支撑--记全国首批安全科技支撑平台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创新中心

正是在全国率先实现推广智能化无人开采技术,创新中心根植于黄陵矿业公司这片创新热土,吸引了大批人才精英投身矿区的高质量发展建设,下属四个煤矿便是研究论证煤矿安全科技的极佳场所,每个煤矿条件各不相同,对课题研究内容的全面性提供了充分保障

桥山脚下,繁花似锦,沮水河畔,芳菲尽染。坐落在陕煤集团黄陵矿业公司的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创新中心(下文简称“创新中心”)里,一片春到矿山的繁忙与寂静,技术人员目不转睛,一言不发,脑海中却高速运转、火花四射。他们正在为建成“两智一无”联合开采智慧矿区这一新项目进行着探索与实践。

“两智一无就是指智能化综采、智能化掘进和无煤柱开采,这些都基于智能化开采技术的成功应用,也是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着地尝试与实践的新方向。” 创新中心技术研发部部长张玉良向笔者介绍了创新中心近期的研究进展以及重点工作。

这与创新中心的孵化地——黄陵矿业公司的高质量发展理念不谋而合,强强联手,共创共赢,打造煤电联产、绿色发展示范园区的目标在创新中心的“智囊”推动下,再次踏上了新的征程。

传承智能化无人开采的创新基因

作为“智能化无人开采技术”成功应用的发源地,黄陵矿业公司有着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这独具一格的创新基因,2016年5月,我国首家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创新中心在黄陵矿业正式挂牌成立。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推进煤炭行业开采技术革命”,从当初的7人到现在的5个研究院所与6个实验室,经过三年的发展与壮大,创新中心已经成长为一支秉承“高质量”发展理念,奋斗“智慧化矿山”目标的科研团队,他们始终坚持以引领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跨越式发展为使命,以深度实施两化融合及“互联网+”战略为方向,以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为重点,不断提高创新中心的自主创新能力。

不做秀、不务虚,坚持智能化开采实践,这映射出黄陵矿业致力于推进煤炭行业开采技术革命的国企担当。2018年6月,“大采高智能化综采技术”在黄陵矿业二号煤矿实现了常态化应用,标志着智能化开采技术实现薄、中、厚煤层全覆盖,同年年底,该公司四对矿井全部实现智能化开采。在智能化开采技术的推广应用上,创新中心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据悉,目前全国已有47家煤矿开展了智能化开采技术研究和探索,建设了70余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

谈及未来的发展,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黄陵矿业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唐恩贤告诉笔者:“今年,我们联合天地科技、西安煤机厂分别合作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的‘薄及中厚煤层智能开采安全技术集成与示范’和工信部‘矿山采掘装备绿色设计平台建设项目’两个国家级的重点研发项目,我们希望在这两个技术项目上获得突破。”

用创新平台引领未来

2018年,创新中心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变化,那就是与黄陵矿业公司技术中心合署办公,增设了技术研发部、技术服务部和综合办公室,先后有31名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充实进来,让这支队伍更多元更年轻更具活力。

创建安全生产信息共享平台,是成为“一家人”之后,创新中心接到的一个“大活儿”。该平台的建立立足于矿井安全、生产、技术、供应、销售及管理与信息平台有机融合,通过空间信息、大数据、计算机网络、分布式协同“一张图”等技术,实现矿井管理简单透明、高效规范、安全可靠。这也是黄陵矿业按照陕煤集团要求,开展开放式创新平台战略的又一次新的集成和探索。

“比如井下生产遇到了问题,可以通过平台及时发现、及时预警,通过大数据分析出问题在哪里,并结合预案,得出解决的最佳方案,省去了跑现场、再汇报、定方案等一系列的程序,极大地缩短了处理问题的时间。”一号煤矿地测部副部长向利一直参与平台建设,对于平台优势,他显然比普通职工更了解,更激动。

3月15日,黄陵矿业公司安全生产信息共享平台正式上线试运行。这样一个综合性的门户型平台,实现了安全生产管理的协同调度、集中管控,改变了煤矿安全生产现有的管理模式。

“我们搞科研,不是为了出一篇理论成果,必须有明确的方向,要围绕国家对煤炭行业的战略要求攻坚克难,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用最前沿的科学技术,破解制约安全生产的难题。”对于技术,对于创新,黄陵矿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雷贵生更重视“实不实用”。

未来,黄陵矿业将与创新中心一道,还将坚持科技立企,用最先进的装备技术,把职工从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从艰苦作业环境中解放出来,提高全员工效、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资源回收率、做强循环经济,驱动企业安全发展、高效发展、绿色发展。

栽下梧桐引凤来

2016年11月,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博士后创新基地正式在黄陵矿业公司创新中心挂牌成立,联合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培养、使用高层次科技、管理人才,为他们提供成长锻炼的平台。

“生产实践是最好的实验室,煤矿科研一定要到生产一线去,这样研究出的成果才能在生产中发挥作用。”创新基地研究人员董明博士说道。2018年10月,35岁的董明作为校企联合培养的博士后来到了黄陵矿区。董明是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研究方向是机械电子中的超声无损检测,他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役轴疲劳裂纹超声非拆卸检测与定量评价”的项目负责人。

正是在全国率先实现推广智能化无人开采技术,创新中心根植于黄陵矿业公司这片创新热土,吸引了大批人才精英投身矿区的高质量发展建设,下属四个煤矿便是研究论证煤矿安全科技的极佳场所,每个煤矿条件各不相同,对课题研究内容的全面性提供了充分保障。博士们不仅要在技术中心实验室中做试验,也要到生产实践中锻炼。

在引入外部高学历人员,为他们提供成长摇篮的同时,自身具有的科研队伍也得到了充分的完善。为此黄陵矿业公司提出了“开放性创新”发展模式,一方面拓宽了与江苏悦达、淮南矿业的合作领域,与安徽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引入大量的专业性高学历人才进行具体实践,逐层引入,层层培养,在做好“摇篮”的同时,将理论更好的转换成安全生产力。

如今,黄陵矿业公司各个层面都活跃着一大批热衷于煤炭事业、改造革新、联合攻关的高学历工作者,在黄陵矿业这片沃土上“扎根发芽”,人才成长与企业发展“双丰收”,实现互利共赢。

“我们将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完善创新中心和博士后基地建设,为承接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搭建平台,共享高端领军人才资源,共同研究开发项目,带动培养一大批自己的专业技术人才。”雷贵生希望,通过借智创新让更多理论研究成果在矿区及时推广应用孵化,实现成果共享、效益最大化,让‘沉睡的专利’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李金玲 史灏)

编辑:白琳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