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稳步增长,支出进度加快,疫情防控、基层“三保”等重点领域得到有力保障。近日,各地陆续公布了上半年财政收支数据,随着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加之一系列有力有效的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基石不断夯实,支出更为精准、更加到位。
收入增长较快
从各地公布的上半年财政收支数据看,各地财政收入稳步增长,质量效益持续提高,大部分地区收入同比增长超两成,部分地区还出现30%以上的高增长。
数据显示,上半年,上海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31.51亿元,同比增长20.2%;福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42.82亿元,同比增长30.3%;湖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13.68亿元,同比增长22.6%;山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00亿元,比2020年和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22.2%、15%。
“总的来看,各地财政收入保持了强劲增长,收入规模和增速不仅回到了疫情前的状态,而且呈现出新的积极态势,这既是经济复苏在财政收入上的体现,也说明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见效。”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表示。
税收是经济的晴雨表,最能体现收入质量。今年以来,随着各地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服务业全面回暖,消费需求不断释放,税收得以大幅增长。
天津上半年税收收入同比增长22%,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3%。企业盈利状况好于全国平均水平,1月至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速高于全国44.9个百分点,九成行业实现盈利。
吉林上半年增值税同比增长29.5%、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24.8%、契税同比增长25%,对税收增长贡献率总计达到75.8%。“年初以来,吉林持续加快项目建设、稳定工业运行、刺激消费复苏,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全省收入增长的基础不断夯实。”吉林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
江苏1月至6月税收收入4631亿元,同比增长19.8%,有力拉动了财政增收。“特别是在持续减税降费的大背景下,与企业生产经营、居民收入密切相关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均保持20%以上的增长,反映出经济运行质量效益稳步提升。”江苏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
“上半年经济稳步复苏,各地财政收入随之上行。同时,主要收入来源保持稳定,三大税种平均增速超过20%,非税收入受到相应带动。此外,税收征管规范化管理提高,在稳定经济运行、平衡税收负担中发挥出积极作用。在多重因素作用下,各地财政收入保持了较高增速。”何代欣表示。
保障重点支出
对比各地收支数据发现,今年以来,多地财政支出进度加快,一些地方财政支出增速明显低于收入增速。
上半年,北京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14.0亿元,同比增长0.6%,完成年度预算的53.5%,超时间进度3.5个百分点;湖北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72亿元,同比增长14.9%,为年初预算的50.9%;陕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78.3亿元,同比增长6.4%,占年度预算的58.6%。
“相比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支出增速有所放缓,主要是因为2020年上半年抗疫支出强度大,今年同期增速放缓是正常情况。”何代欣表示,同时,去年下半年以来压减非急需非必要开支的努力卓有成效,在保证重点领域尤其是民生支出情况下,压减了一部分支出规模,实现了财政运行基本平衡。
从地方公布的支出明细看,各地认真落实了政府“过紧日子”要求,财政支出坚持严管控、保重点,有力保障了重点民生领域和各项重大决策落地落实。
黑龙江严格管控公务接待、因公出国、公车、会议等一般性支出。同时,加大财政资源统筹力度,持续向民生等重点任务聚焦发力,上半年民生支出2150.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6.8%。
湖北财政支出保持较高强度,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保持在75%以上,充分保障了养老、就业、教育、医疗等基本民生的支出需求。
福建上半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七成以上,达76%,支出总额1992.72亿元。其中,住房保障、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分别同比增长38.7%、16.5%和9.3%。
各地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效保障离不开直达资金的有力支持。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总量2.8万亿元,上半年,中央财政已下达2.59万亿元,地方财政已将其中2.506万亿元分配到资金使用单位,占中央下达资金的96.8%。
“这一效率是较高的,说明地方按照要求当好了‘过路财神’,不做‘甩手掌柜’,及时将中央财政资金拨付下去。”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白景明表示,下半年的关键就在于打通直达资金“最后一公里”,也就是各地基层政府要按要求把钱用在保居民就业、保市场主体、保基本民生以及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上,通过创新完善机制,把钱花好、花到位。
困难挑战犹存
“随着基数效应的逐步减弱,下半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将有所回落,一些地区财政收支压力预计会有所增加。”何代欣分析,一方面,受洪水等自然灾害、外部需求波动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地方部分收入来源减少;另一方面,抗灾防疫支出、民生福利支出和重大项目支出都必须足额保障到位,各地财政收支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白景明认为,直达资金和减税降费等政策举措对拉动经济增长、缓解财政收支压力将发挥出重要作用,“减税降费使企业有更多资金可用于投资和研发,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同时增加企业收入,带动就业,提高工人工资,有效刺激消费。还能规范政府行为,优化营商环境,稳定市场预期,有效激发企业投资活力和投资积极性”。
实际上,在年初部署经济工作时,国家就已对预计出现的困难挑战作出一系列应对之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减税等宏观政策要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保持必要支持力度。财政部今年继续执行制度性减税政策,适时延长小规模纳税人减征增值税等政策执行期限,进一步加大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税收减免力度等,帮助市场主体恢复元气、增强活力。
各地也纷纷拿出实招,积极防患于未然。江西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下半年将加快政府债券发行和使用,发挥专项债用作项目资本金的引导作用,支持“两新一重”建设;不折不扣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激发市场活力。
重庆将继续调整优化收支空间,做好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工作,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
广西促支出力度持续加大,千方百计统筹资金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在财政支出总体保持较快增长的基础上,坚持保障重点和改善民生不动摇。
“面对不确定性,各地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进一步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贯彻执行常态化直达资金机制,保证资金切实有效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同时,做好政府债务管理监控,及时预警债务风险点,确保地方财政保持全年平稳运行。”何代欣表示。(记者 李华林)
编辑:任晓彤
忒色 活动期间,游客可在爱菊健康文化体验园内观光游玩葫芦种植区、丝路好物区、非遗体验区、趣味游戏区四大主题区域 2025-07-11
忒色 宝鸡市文物普查队发现博山盖绿釉陶奁博山盖绿釉陶奁(资料照片) 2025-07-01
忒色 选手返程行囊满载特产,化身移动的“麟游名片”,推动农特产品依托赛事走向全国 2025-06-30
忒色 6月25日至27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陕西省濒危剧种展演在渭南大剧院上演。 2025-06-30
忒色 党建引领锻造“高原枫警”吉迈派出所将党建工作作为队伍建设的 “定盘星”,纵向建立“局党委—所支部—党员先锋岗”三级责任链,横向打造“民警+村警+义警”治安共同体,立体化构建“激励-约束-关怀”成长矩阵,用三维坐标重构高原警务生态 2025-06-23
忒色 第四届源点西部电影展在古城西安启幕 2025-06-23
忒色 2025-06-23
忒色 央视热播电视剧《护宝寻踪》圆满收官《吕氏乡约》再塑乡风文明底色蓝田县三里镇乔村文化墙上的《吕氏乡约》 2025-06-23
忒色 记者从久治县公安局获悉,G347综合检查站自2023年12月正式运行以来,已成为果洛州乃至青海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关键支点,以“智慧警务+跨域协作”的创新模式,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省界安全防线 2025-06-20
忒色 2025-06-21
忒色 6月18日,聚焦果洛“十四五”·共鉴发展新征程2025“网链果洛・融绘新篇”大型融媒体采风行,深入探访了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河曲马良种繁育基地,记录下这里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2025-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