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阶段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13日,国新办召开发布会介绍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时指出,中部地区要通过在自主创新上找出路,在城乡区域协调上求突破,在生态绿色上做文章,在内陆开放上下功夫,在服务共享上出实招,形成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业内人士表示,推动中部高质量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一环,既有利于中部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也有利于强化各区域战略的协同和联动,形成南北呼应、东西交融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区域协调是高质量发展重点
20世纪初,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动力明显不足。但从今天来看,中部地区已成为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节点,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以及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
“中部地区既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强劲的发展动力,又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完全能够肩负起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重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十三五”时期,中部地区经济年均增长达到8.6%,增速居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之首,其中,2017年第三季度至2019年底,连续10个季度领跑四大板块。今年上半年,中部地区经济总量达到11.8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4.7%,超过全国平均增速2个百分点,连续2个季度领跑四大板块,为支撑中国经济平稳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李佩珈表示,作为我国黄河文明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部地区不仅具有重要的区位优势、文化优势,更具有资源要素丰富、市场潜力巨大等比较优势,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不仅有利于解决中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也有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丛亮指出,中部地区常住人口超过全国的1/4,拥有长江中游和中原两大城市群,拥有武汉和郑州两个国家中心城市,其中,武汉、长沙、郑州、合肥等都是GDP过万亿的城市。但与此同时,也确实存在着六省之间发展水平有一定差距的问题,省际之间的合作联动还不够紧密,城镇化率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概6个百分点,整体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此背景下,丛亮表示,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协同发展新格局,是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下一步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主动融入区域重大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城市更新和品质提升、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省际协作和交界地区协同发展等五个方面进行部署,推动中部六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各扬所长、齐头并进。
创新成为中部崛起动力引擎
经济发展是中部崛起的关键,而创新则是中部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此背景下,中部多地正加强前沿探索和前瞻布局,加大科技攻坚力度,加快新兴产业发展。
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邓向阳介绍,为推进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安徽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4.95%。目前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国家实验室等一批国家战略科技平台相继批复建成,涌现出量子通信、动态存储芯片等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提高到40.3%。
邓向阳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攻关“独门绝技”,既甩掉“卡脖子”的手,又锻造“杀手锏”技术,围绕量子信息、热核聚变、先进光源、稳态强磁场等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开展攻关,加强先进储能、氢能、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力争突破一批绿色低碳关键核心技术,奋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湖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乐成表示,将发挥湖北科教资源富集优势,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发挥产业基础雄厚优势,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发挥武汉国家中心城市的支撑引领优势,强化辐射带动功能,建设中部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
河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周霁介绍,河南将着力激活创新发展动力源。“河南将全面对接国家战略创新力量体系,正在着手重建、重构、重振河南科学院,加快嵩山实验室、种业实验室等一批实验室建设,实施‘双一流’高校能力提升工程,推动政产学研用主体贯通,把人才、资金、技术和数据要素聚集,让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深度耦合,形成一种新的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周霁说。
促进全面绿色转型发展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的《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到2025年,中部地区深入推进绿色发展,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单位地区二氧化碳排放进一步降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式普遍建立。
丛亮介绍,根据《意见》部署,坚持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部,抓住重点流域生态保护这个“牛鼻子”,共同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日前举行的长江中游三省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湖北省委书记应勇就表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需要江西、湖北、湖南三地共同担当,深化协同、相互赋能,激活发展“动力源”,构建开放“新高地”,共同打造绿色增长极,挺起长江经济带的“脊梁”和“龙腰”,带动中部地区经济总体效益提升,努力建设新时代长江中游三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示范区。
对于能源大省山西而言,推进全面绿色转型,关键就是能源改革。山西省副省长韦韬表示,山西省将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例如,开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攻关,并全面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全面提升能源供给质量,加快5G+智能矿山建设,推动非常规天然气增储上产和全产业链发展,实施可再生能源倍增行动。
李佩珈表示,中部地区拥有全国约30%的矿产资源,其中以能源矿产、贵重金属和有色金属为主。减排降碳压力较大。但随着改革的逐步推进,碳减排持续,中部地区绿色崛起也将迎来新机遇。(记者 梁倩 汪子旭 徐海波)
编辑:任晓彤
忒色 此次KPRO肯律轻食与肯悦咖啡携手西马,不仅以“营养补给+能量唤醒”的双重保障践行品牌承诺,更通过与赛事精神的深度契合,让“安心品质”与“活力生活”的理念在古城西安的赛道上充分彰显 2025-10-23
忒色 恩施地心谷景区据悉,本次“知音湖北·超级文旅日”活动由湖北省统一打造,以每月17日(谐音“一起”)为载体,旨在通过文旅惠民深化“知音湖北”的文化内涵 2025-10-20
忒色 从河口水库的碧波荡漾、百鸟翱翔,到马合镇的黄沙披绿、生机渐显,榆阳区正用实际行动绘就生态治理新画卷 2025-10-17
忒色 近年来,宝鸡市持续推进渭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通过河道清淤、湿地修复、植被恢复、水质提升等一系列措施,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吸引众多鸟类前来栖息 2025-10-16
忒色 10月1日,一场名为“酷城东·熟人节”的创意活动在此启幕 2025-10-13
忒色 9月30日,回到西安的裴海潮(前)和朋友进行日常骑行训练 2025-10-10
忒色 这里正在进行陕西省第三届“延长石油杯”三人篮球联赛(社区组)比赛的揭幕战 2025-10-10
忒色 赛事主办方负责人表示,作为传承秦腔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次郑国渠秦腔大赛复赛不仅为戏迷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更以“水利遗址+传统戏曲”的创新形式,推动文化遗产与艺术传承的双向赋能 2025-10-05
忒色 游客在景区民宿的中秋装置前拍照这个假期,恩施地心谷凭借其独特的地质景观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游客提供一日尽览诗意山水、一夜梦回民族寨堡的完整体验,成为短途微度假的理想目的地 2025-09-22
忒色 开幕式上,陕西省民政厅、西安市民政局分别发布《陕西养老产业蓝皮书(2025)》《陕西银发经济产业目录(2025)》和《2024年西安市老年人口、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综合统计信息》,为产业发展提供权威数据支撑和政策指引 2025-09-20
忒色 本届大赛旨在搭建全球资源对接平台,推动安康毛绒玩具产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 2025-09-15
忒色 在这一重要关头,金砖国家作为全球南方第一方阵,要坚持弘扬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共同捍卫多边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进“大金砖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5-09-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