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优势互补的“双赢”——从共建产业园发展看苏陕协作“升级”

时间:2024-06-19 11:02:47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一场优势互补的“双赢”——从共建产业园发展看苏陕协作“升级”

■ 苏陕共建产业园是引导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截至2023年底,陕西各级与江苏共建产业园区82个,其中省级“区中园”10个

■ “十四五”以来,苏陕协作累计吸引汽车零部件、光伏组件、新材料等领域的东部企业近700家落户陕西

■ 近两年来,陕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抓服务、大抓效能,为来陕投资的江苏等地的东部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生态

眼瞅着就到厂房交付的日子了,一直“等锅下米”的陕西汇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商洛中聚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开始为新生产线设备安装作准备。

“两家企业一直等着园区二期的新厂房建成。”5月31日,商洛市商州区发展改革局副局长宋文涛说,预计6月底,新建2号厂房就能交付给两家企业。

让企业等,是因为商州区电子科技产业园一期7栋标准化厂房已经“满员”。该产业园前身是商州区产业脱贫示范园。2021年以来,南京市栖霞区携手商洛市商州区对园区进行升级改造,吸引了江苏、深圳等地多家企业入驻。

2023年,该产业园作为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

“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启动以来,我们与江苏有关方面把握新形势新要求,抢抓国家推动产业跨地区梯度转移和优化布局的政策机遇,围绕产业平台载体升级改造等方面深化拓展合作,推进苏陕协作‘升级’。”省发展改革委区域经济处相关负责人说,商州区电子科技产业园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挖潜拓新 促共建园区升级

把商州区产业脱贫示范园升级改造成电子科技产业园,吴丹是重要的参与者。

“我们的初衷是以升级改造共建产业园为抓手,加强新形势下苏陕产业‘联姻’,助推当地产业向‘新’、向‘高’发展,实现‘企地’合作共赢。”栖霞区对口帮扶商州区联络组组长、商州区副区长(挂职)吴丹说,脱贫示范园在脱贫攻坚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阶段,示范园定位不清,且园内企业技术含量低、产品市场竞争力弱,在带贫益贫、促进区域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

本着这样的初心,南京市栖霞区新一届对口帮扶商洛市商州区联络组协同当地有关部门,对园区及周边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开展深入调研,为商州区产业脱贫示范园谋划新出路。

发展什么产业好?双方没少动脑筋。

地处秦岭腹地的商洛,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距离西安近,区位条件较好。近几年,随着陕南绿色循环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商洛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工业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出台政策举措、拿出真金白银,推动产业积厚成势、聚链成群,再加上江苏一直是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双方最终确定打造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商州区电子科技产业园。

清退园区内低质低效的企业,针对性改造园区内的厂房,完善园区内配套基础设施……一个产业五花八门的脱贫示范园,“重生”为功能定位清晰、产业特色突出的专业园区。

“推进共建产业园发展是今年苏陕协作的重要内容。我们将立足两省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积极引导园区深度谋划产业转型发展,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省发展改革委区域经济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苏陕共建产业园是引导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截至2023年底,陕西各级与江苏共建产业园区82个,其中省级“区中园”10个。

眼下,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等省级有关部门以及各地正积极谋划推动共建产业园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

创新模式 深化产业“联姻”

如今,商州区电子科技产业园的标准化厂房是秦岭腹地的一抹亮色。

园区内,陕西国飞领翼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西国飞”)的生产线正在加紧生产。“2023年5月一期项目试投产以来,公司已实现营业收入2000多万元,预计今年营业收入将突破4000万元。”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杨菲说。

陕西国飞是江苏国飞无人机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江苏国飞”)投资控股的生产基地,目前已建成的一期项目生产线生产载重100公斤以下的工业级无人机。“江苏国飞主要承担研发打样工作,陕西国飞负责订单的生产、交付。”杨菲说。

在落户商州区之前,江苏国飞的订单一直由代加工企业生产。2022年,正当江苏国飞谋划建设生产基地时,吴丹找上了门。

“走完了‘转’和‘建’两步,就该考虑园区内企业的‘引’和‘育’了。”吴丹说,“我们挖潜拓新、盘活资源,探索‘东部企业+西部资源’‘东部市场+西部产品’‘东部总部+西部基地’‘东部研发+西部制造’产业合作模式,招引东部沿海地区电子信息技术企业在园区聚集发展。”

江苏国飞来了,商洛新维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来陕投资企业也陆续落户园区。这些企业全部落地建成可新增产值约2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近千个。“落户商州区电子科技产业园的项目是我们江苏总公司的扩产能项目。该产业园也是总公司最大的生产基地。”商洛新维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勇说,目前公司日均生产近4万片液晶显示屏。

招引东部企业落地,积极承接梯度转移产业,是苏陕协作深化拓展的重点领域。“十四五”以来,苏陕协作累计吸引汽车零部件、光伏组件、新材料等领域的东部企业近700家落户陕西。

今年,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政策扶持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的力度也逐步加大。陕西进一步完善苏陕协作及产业合作重大项目协调服务机制,创新产业互惠合作模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开展叩门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持续加强与江苏等地的产业协作,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软实力助企竞跑新赛道

“目前来看,在商州区建设生产基地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杨菲感慨,“今年,国内政策持续落地,技术加速更新,低空经济迅速发展。商州区生产基地的建成投运,提升了我们在行业领域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作为国内较早涉足低空经济领域的企业,江苏国飞很早就有建厂计划,但受制于选址、劳动力成本等因素,一直未能实施。“我们正在谋划二期扩产能项目,计划投资3亿元,在园区内建设100公斤以上、翼展10米以上无人机的生产线。”杨菲说。

不仅如此,陕西国飞作为招商引资大使,去年10月还把“好友”赛鲲鹏公司招引了过来。“方法很简单,就是用亲身经历告诉他们,当地的营商环境好,可以放心发展。”杨菲直言。

“广阔的市场和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优势以及国家扶持政策,是西部地区招引东部企业的筹码。”吴丹认为。

把企业招进来,还得再“扶一程”,全力做好后续保障服务,帮助企业一步步做大做强。商州区电子科技产业园完善联系服务企业制度,变企业“跑”政府为政府“跑”企业,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搭建合作平台,帮助企业拓展西部地区的市场。

“不管企业有何困难,园区都会尽心尽力帮助解决。”叶勇说。去年,他也招引了自己公司的合作伙伴入驻商州区电子科技产业园。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最有说服力的招商引资说明书。近两年来,陕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抓服务、大抓效能,为来陕投资的江苏等地的东部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生态。

“我们将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携手江苏有关部门拉紧感情纽带、深化产业‘联姻’,更好推动两省联动发展、共同发展。”省发展改革委区域经济处相关负责人说。

编辑:呼乐乐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