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丨王建康:西安未来五年新航标——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强市

时间:2022-08-03 09:37:48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原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专家谈丨王建康:西安未来五年新航标——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强市

西安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建设具有西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今后5年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锚定了新航标。

发展阶段定位精准:“6+5+6+1”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壮大成势。近年来,西安聚焦促进两链融合、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发展,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6+5+6+1”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壮大成势。电子信息、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强劲,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快速提升,隆基、陕汽、比亚迪等一批优秀企业正在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同时,西安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柱产业总体上不大不强,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不够,产业链亟待完善。因此,必须把全力抓支柱产业壮大和产业链水平提升作为主攻方向,推动构建多元发展、多点支撑的现代产业新格局。

奋斗目标催人奋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强市。当前,西安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聚集效应逐步显现,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同时,也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加快产业结构转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更加迫切。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把建设西安特色的产业体系重点放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上,加强高质量项目谋划、招引、储备和实施,并提出了“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强市”的奋斗目标,彰显了新一届市委全面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强烈使命担当。

发展路径愈发明晰:西安在高质量发展赛道超车的基本遵循。要坚持建设产业强市不动摇,持之以恒抓转型,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现代服务业为支撑、文化旅游业为特色、数字经济全面赋能的现代产业新格局。

支柱产业在“强”上求突破。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加快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推动19条重点产业链集群发展,推动集群企业从产品制造前展后延到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全产业链,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协同发展,构建先进制造产业生态体系,将六大支柱产业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新兴产业在“大”上下功夫。要以新兴产业为切入点推动科教优势、军工资源充分兑现价值,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与创新链分工合作。围绕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国家先进稀有金属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布局产业链,鼓励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前瞻布局、丰富应用场景,培育壮大五大新兴产业。

生产性服务业在“优”上做文章。围绕制造业产业布局,聚焦产业链对接、价值链提升和服务模式创新,加强集群载体建设,强化生产性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支撑、保障、服务和推动作用。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试点示范建设,推广陕鼓“服务型制造”、陕汽“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模式,推动六大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文化旅游产业在“深度融合”上提质效。按照“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理念,立足西安、走出西安,以点带线、以线织面,呈现完整文化脉络,加快形成“一核两廊八板块”发展格局,构建全链条文旅产业生态。打造大雁塔、曲江等一批世界级文化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建设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数字经济在“全面赋能”上见实效。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全面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具体来说,加快数字产业化就是要发展壮大云计算、区块链、地理信息等数字产业,加快西安数字经济产业园等的建设;加快产业数字化就是要运用数字技术对重点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支持企业建设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塑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落地举措有力有效:狠抓支柱产业壮大和产业链水平提升。

一是深入实施“链长制”。开展延链补链强链行动,按照“链主”带动、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模式,统筹内外部资源,重点突破产业链薄弱环节,加快完善19条重点产业链。突出创新驱动引领作用,制定全市创新地图、产业链创新要素图谱,构建大中小企业配套、产学研用协作、上下游企业共生的产业生态格局。

二是做大做强六大支柱产业。以特色产业培育优质企业,以企业发展带动产业提升,着力培育引进龙头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值过百亿元企业,积极谋划引进一批产业链核心项目和上下游配套项目,壮大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确保支柱产业实现快速增长。

三是全面实施高质量项目建设推进年行动。围绕新技术成果、重点产业链和政府专项债券等,谋划包装一批高质量项目;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通堵点难点痛点,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服务保障,高效率推进897个市级重点项目,确保年度投资额5000亿元以上。

四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切实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实施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投行思维招商、重点区域招商,建立招商引资目标企业库,引进一批含金量足、含绿量多、含新量高的大企业好项目,加快推动单体投资10亿元以上重点项目落地。

(作者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研究员)

编辑:小习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