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推动落实人民银行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和陕西省委、省政府打好重点产业链群建设硬仗工作安排,近期,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会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财政厅等部门制定印发《陕西省深化“货币政策工具+产业链+财政政策”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设立“陕链融”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2025年-2027年,安排总规模不低于300亿元的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产业链的信贷投放。通过持续深化“货币政策工具+产业链+财政政策”工作,到2027年,在陕西省初步建成覆盖省市县三级重点产业链的金融服务体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重点产业链质效显著提升,引导撬动涉农、小微、民营企业信贷投放稳步增长。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持续推动“货币政策工具+产业链”工作,采取单列再贷款支持额度、建立协同推进工作机制、风险分担、对民间投资项目贷款给予再贷款支持等多种措施,支持陕西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2024年累计向金融机构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资金超1000亿元,同比增长11.53%,带动支持涉农、小微(含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主)和单户授信3000万元以下的民营企业超18万户,增强了再贷款再贴现支持的普惠性。2024年以来,累计发放超100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支持太阳能光伏、煤炭、航空、汽车、钛及钛合金、铝镁深加工等工业重点产业链及茶叶、苹果、中药等现代农业重点产业链,撬动全省50条重点产业链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52%,支持企业1.1万户。
此次印发的《工作方案》:一是优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激励,形成“陕链融”企业名单,开设审批绿色通道,支持金融机构对重点产业链的信贷投放。二是强化金融机构产业链服务创新,指导有条件、有能力的金融机构创新产业链专项融资产品、定制产业链专项服务方案、组建产业链专项服务团队,加大产业链企业信贷投放。三是深入推进省级工业重点产业链“一链一行”和现代农业重点产业链“行长+链长”工作机制,用好重点产业链名单和“工信贷”“文旅贷”风险补偿金政策,落实好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等,同时加大政策宣传和解读力度。四是推动各地市持续深耕,引导金融机构综合运用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开展定向金融支持,提高货币政策工具使用质效,推进货币政策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编辑:闫如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