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反面典型解剖式调研为抓手 积极探索金融领域反腐有力有效途径

时间:2023-11-02 14:43:48  来源: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以反面典型解剖式调研为抓手 积极探索金融领域反腐有力有效途径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党委、纪委牢牢把握“调查研究”这一抓关键、找差距的重要工具方法,紧紧围绕“加大金融反腐力度,持续强化严肃氛围”这一重点,针对分行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扎实开展反面典型解剖式调研。

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要深化整治金融、国有企业、政法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和粮食购销等行业的腐败,金融反腐首当其冲。

作为利益和资源相对集中的“高地”,金融领域违纪违法案件不但给国家带来巨额损失,危害金融安全,严重影响案发当地金融环境,更由于涉及金融专业技术判断、案发潜伏期较长、涉案人员专业性较强、案件涉及人员较多,易出现“前腐后继”“窝案”“串案”等现象,因此,结合对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剖析,发现与传统类型腐败相比,近年来,金融腐败案件呈现出更多的隐蔽性、伪装性。

一是从腐败主体和对象上看,多元化与特定化并存,腐败主体从近亲属等身边人,扩展到远亲、同学、朋友、校友、老乡等“局外人”,呈现“家族化”“圈子化”特点,一些腐败分子扶植“代理股东”掩盖权钱交易,将腐败链条人为复杂化,为其行为构筑“防火墙”;一些则利用职务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约定收受或索取财物数额,但由请托人或“钱袋子”代为保管、随时取用;还有一些精心“挑选”或“培养”行贿对象,只选择与一个或者几个固定的“圈内人”来往,只收受特定人员的财物,对外营造出“清廉”假象。

二是从案发条线上看,专业性、复杂性特征明显,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信贷、采购业务成为金融领域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高发的条线,贪腐“新手段”逐渐增多,违规发放贷款、挪用金融资金获取利益等“老套路”少了,更具专业性、复杂性的“新手段”逐渐增多,腐败分子采取专业化的手段和方式对其腐败行为进行包装,与各类金融业务、金融交易工具相互嵌套,隐藏在正常金融业务活动中兑现利益。

三是从腐败手段上看,具有间接性、市场性、迷惑性,不同于传统腐败的“一手办事,一手收钱”,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采取迂回变异手段,挂名领薪“兑换期权”,提前筑巢“银企旋转”,暗中操控“影子股东”,在职时利用职务影响为企业主“站台”牟利,在离开工作岗位或退休后,再以薪酬、分红等名义兑现利益。

四是从标的形式上看,由简单向复杂转化,腐败利益的形式不再局限于显性和实体性财产利益,往往借助新的网络工具,通过电子红包、电子卡券、快递等形式,让“土特产”“小心意”进入腐败分子腰包,让送礼和收礼都变得更加隐蔽,给腐败问题的查处带来了更多客观困难。

调研发现,当前金融腐败多发反映出金融机构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关键少数”在履行党组织金融反腐主体责任过程中存在理想信念教育不够深入、政治学习浮于表面、关键岗位权力制约不足、银企关系“亲”“清”不分、核查手段相对落后、主动发现问题能力偏弱、警示教育针对性不够、线索获取能力层层衰减、关注年轻员工道德修养不足等问题。

针对调研情况,结合银行业特点,对当前金融机构加强金融反腐力度,提升金融反腐效果,提出以下考虑: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党组织金融反腐主体责任。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系列重要论述,充分认清当前金融领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的严峻形势,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坚韧坚定不移推动金融领域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二、强化政治建设,抓实科学理论武装。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在巩固第一批主题教育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好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不断完善理论学习长效机制,贯彻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强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

三、选准突破方向,严查信贷领域腐败问题。

一方面,加强与地方纪委监委、监管机构的沟通,做好联合办案及问题线索移交等工作。另一方面,用好巡察、审计成果,深挖细查背后隐藏的违纪违法问题,持续开展不良授信摸排工作,严肃查处信贷领域腐败问题。

四、加大腐败问题惩处力度。

对发现的腐败问题、腐败分子,坚决不能轻轻放过,相反更要严查重处,持续加大加重惩处力度,让腐败分子承担其承担不起的后果,充分体现党纪国法的严肃性,产生更加有效、明显的震慑效果。

五、梳理负面清单,理清银客“亲”“清”关系。

综合各类案件查办中发现的员工与银行客户之间存在的贪腐问题,积极探索银客“亲”“清”关系界限,制定银行普通员工与客户交往的违规违纪违法负面清单,让员工与客户交往有红线。

六、创新异常行为排查,做实日常行为监督。

通过回访客户、拜访公安、司法等部门,实现党员干部监督信息互通互享,同时充分运用行内外系统平台,监测筛选异常信息,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因员工异常行为可能引发的案件风险。

七、开展差异化警示教育,提升警示针对性。

针对接受教育的领导干部、重点岗位人员、党员、基层员工等条线、岗位、职务特点及特殊节点时点要求,进行对象匹配、职级对等、内容贴切的差异化警示教育。

八、打消信访举报顾虑,拓宽群众监督渠道。

充分利用行内外等平台,宣传信访举报知识,引导广大员工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通过激励机制鼓励更多员工参与违规违纪和“四风”问题监督工作中,帮助纪检部门获取更多问题线索。

九、运用科技赋能,探索有效有力的监督抓手。

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互联网+”、手机APP等智能手段,拓展线索证据收集渠道,实现动态监管、智能分析,通过最新监督检查工具及手段警示,提前形成预警震慑,打消违规违纪念头。

十、强化纪检干部队伍建设,提升敢战能战善战能力水平。

持续加强纪检干部队伍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持续强化对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识别、核查能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敢战能战善战的纪检干部队伍。

编辑:任晓彤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