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要义所在。12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这次会议提出了诸多民生举措。
脱贫攻坚: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
会议指出,要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政策、资金重点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倾斜,落实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等措施,严把贫困人口退出关,巩固脱贫成果。
目前,“三区三州”还有贫困人口172万人,贫困发生率8.2%,贫困程度深、基础条件差、致贫原因复杂,是“最后的贫困堡垒”。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说,深度贫困歼灭战面对的是最困难的地区和群体,在稳定增收、“两不愁三保障”等方面有难点和风险点,因此要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举措,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除了发挥好制度优势,更要培养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确保脱贫的可持续性。
污染防治: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会议指出,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要重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完善相关治理机制,抓好源头防控。
今年以来,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但与此同时,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仍需持续加力,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分析,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回应了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会议强调精准、科学、依法,是对一些地方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采取的针对性举措,彰显中央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上的认识更科学、方向更明确、措施更有力。
基本保障:做好关键时点、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
会议提出,确保民生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要发挥政府作用保基本,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做好关键时点、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
今年以来,我国超额完成城镇新增就业全年目标,居民收入增长与GDP增长基本同步,各地累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78.5亿元、惠及困难群众达2.96亿人次。
“要把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摆在重中之重。”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说,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政府尤其要发挥作用保障基本民生,关注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会议目标指向非常明确,要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有效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问题等,这都旨在兜住基本生活底线、加快补齐民生短板。
医疗教育养老:增强多层次多样化供给能力
会议提出,要发挥市场供给灵活性优势,深化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领域市场化改革和对内对外开放,增强多层次多样化供给能力,更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要重视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加快建设养老服务体系,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体育健身产业市场化发展。
今年以来,适应居民消费提质升级的大趋势,我国积极增加补短板、惠民生的有效投资,推动供给质量提升。今年前10个月,我国教育投资增长1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13.8%,增速均高于整体投资增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李承健说,医疗、养老、育幼等是老百姓朝夕面对的生活关切。要通过改革开放,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加快民生领域补短板,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这不仅可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也可以释放需求潜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住房:坚持“房住不炒”,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会议强调,要加大城市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工作,加强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大力发展租赁住房。
“住房质量提升、配套改善是重要的民生需求,会议回应了民生关切,同时明确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发展租赁住房等,这都是强化住房保障的务实举措。”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说。
会议还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倪鹏飞说,“房住不炒”既抑制炒、又支持住,保护居民的住房刚性需求、改善性需求和新市民的住房需求。因城施策和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则体现了政府调控的精准发力,加上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将共同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米袋子”“菜篮子”:加快恢复生猪生产 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会议提出,要狠抓农业生产保障供给,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要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做到保供稳价。
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六连丰”,经济社会发展压舱石的作用更为稳固。与此同时,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猪肉等食品价格出现波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说,今年以来水果价格波动、猪肉价格上涨,凸显了提高重要农产品产能稳定性的重要意义,这也应成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今后保供稳价要与促进转型升级结合起来,通过提升绿色、健康、有规模、有技术含量的产能,来弥补小散户等退出的产能缺口,不断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开展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已经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下一步,将继续加力促进生猪生产,多渠道增加肉类供给,兜底基本民生,密切监测预测价格变化。(记者陈炜伟、王优玲、侯雪静、于文静、高敬)
编辑:白琳
忒色 此次KPRO肯律轻食与肯悦咖啡携手西马,不仅以“营养补给+能量唤醒”的双重保障践行品牌承诺,更通过与赛事精神的深度契合,让“安心品质”与“活力生活”的理念在古城西安的赛道上充分彰显 2025-10-23
忒色 恩施地心谷景区据悉,本次“知音湖北·超级文旅日”活动由湖北省统一打造,以每月17日(谐音“一起”)为载体,旨在通过文旅惠民深化“知音湖北”的文化内涵 2025-10-20
忒色 从河口水库的碧波荡漾、百鸟翱翔,到马合镇的黄沙披绿、生机渐显,榆阳区正用实际行动绘就生态治理新画卷 2025-10-17
忒色 近年来,宝鸡市持续推进渭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通过河道清淤、湿地修复、植被恢复、水质提升等一系列措施,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吸引众多鸟类前来栖息 2025-10-16
忒色 10月1日,一场名为“酷城东·熟人节”的创意活动在此启幕 2025-10-13
忒色 9月30日,回到西安的裴海潮(前)和朋友进行日常骑行训练 2025-10-10
忒色 这里正在进行陕西省第三届“延长石油杯”三人篮球联赛(社区组)比赛的揭幕战 2025-10-10
忒色 赛事主办方负责人表示,作为传承秦腔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次郑国渠秦腔大赛复赛不仅为戏迷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更以“水利遗址+传统戏曲”的创新形式,推动文化遗产与艺术传承的双向赋能 2025-10-05
忒色 游客在景区民宿的中秋装置前拍照这个假期,恩施地心谷凭借其独特的地质景观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游客提供一日尽览诗意山水、一夜梦回民族寨堡的完整体验,成为短途微度假的理想目的地 2025-09-22
忒色 开幕式上,陕西省民政厅、西安市民政局分别发布《陕西养老产业蓝皮书(2025)》《陕西银发经济产业目录(2025)》和《2024年西安市老年人口、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综合统计信息》,为产业发展提供权威数据支撑和政策指引 2025-09-20
忒色 本届大赛旨在搭建全球资源对接平台,推动安康毛绒玩具产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 2025-09-15
忒色 在这一重要关头,金砖国家作为全球南方第一方阵,要坚持弘扬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共同捍卫多边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进“大金砖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5-09-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