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个人信息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隐私泄露层出不穷,财产受损现象频繁发生,您的个人信息还安全吗?
个人信息泄露有多可怕?
1. 轻则收到各种骚扰电话或垃圾短信
可能隔三差五就接到骚扰电话或者各种垃圾短信, “【XX贷】尊敬的客户您好,根据您信用卡还款记录,可授信20-80万元,随借随还当天到账,如需请电联xxxx,退订回TD。”
2. 重则遇到各类网络电信诈骗
被冒名办卡透支欠款
近日,市民王先生遭遇了因个人信息泄露被他人冒名办理信用卡导致的欠款透支。起初,王先生接到银行电话,银行称王先生名下有多张信用卡存在严重欠款,并催促王先生还款。但王先生确定自己并未在该银行办理任何信用卡,于是立即报警。后经警方调查了解到,是有人非法购买了王先生的个人信息,假办身份证后,冒充王先生在银行办理多张信用卡,进行恶意透支消费。于是导致王先生名下多张信用卡欠款,然而这些事情王先生并不知情。
遭遇“公检法诈骗”
某天小张接到自称是“XX公安机关”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能准确地说出小张的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信息,称小张名下登记的手机号和银行账号涉嫌洗钱、诈骗等犯罪活动。若要自证清白,必须要配合“公安机关”侦查办案,并要求小张将名下所有账户的资金转移到指定的“安全账户”,用于资金清查。
警惕“购物信息”泄露
赵先生在购物狂欢节时接到了自称是“电商客服”的电话,对方能准确地说出赵先生在某网站购买物品的信息,称商品无货并发送“退款链接”要求退款,赵先生在链接中填写了银行卡卡号、密码、手机号等信息后账户资金迅速被盗。
被“套路贷”诈骗,甚至暴力催收
王女士接到一个来电,对方表示提供无抵押贷款,只要王女士同意提供自己的手机通讯录就可以。王女士想着就借个1200元,7天后还款,就心动了。还款到期时,连本带息共计1700元。恰恰不巧,王女士因手头现金紧张无法还款。此时对方告知可以通过其推荐的公司再借款,垫付上期借款,但要求先归还上期的500元利息。虽然王女士觉得利息过高,但由于缺钱,只能借新债还旧债。结果不知不觉越借越多,不断利滚利之后,竟然拖欠了一百多万元!中间好几次王女士还不上钱时,对方就利用王女士提供的通讯录,给各种亲戚好友打电话,不断骚扰甚至恐吓威胁。
‘套路贷’就是一种披着民间借贷的外衣,行非法占有被害人财务之实的犯罪行为。一旦个人信息被不良贷款公司获取,这些信息不但会被非法转卖,还可能用于贷后催收。
个人信息是如何泄露的?
信息泄露的主要途径:
(一)社交软件
通过微信、微博、QQ空间、贴吧等社交软件和熟人互动时,有时会不自觉标注自己的姓名、职务、工作单位等真实信息。
(二)注册登记
很多APP或网站需要实名注册后才能登陆,有些甚至要求填写详细的个人信息。而某些APP或网站由于本身安全性就存在一定问题,很容易成为网络攻击对象,进而泄露用户个人信息。
(三)求职应聘
很多人通过网络投放“个人简历”找工作,简历中的个人信息一应俱全,几乎包含所有个人信息。
(四)免费WiFi
在公众场所,许多WiFi免费开放。而这些公共WiFi的安全防护功能本身就比较薄弱,黑客只需一些简单设备,就可盗取WiFi上的用户信息。
(五)网络购物
通过网络购物,通常都需要填写收件人的姓名、手机号、家庭住址等信息。而部分不正规购物平台、商户以及快递因为管理疏漏等问题都有可能泄露这些信息。
(六)网络借贷
网络借贷一般都要求填写较为详细的个人信息,包括借款人身份证号、学历、本人职业收入、家庭成员信息和职业收入、婚姻状况、家庭住址等信息。由于借贷平台本身存在的数据库安全隐患问题或非法借贷平台通过二次倒卖用户个人信息谋取非法利益等,都可能导致借款人个人信息泄露。
(七)手机隐私功能
某些手机社交软件常常被用来记录日常生活,而这些记录涉及许多个人隐私,如常去的地点、允许搜索、允许陌生人查看照片等。如果担心个人隐私被泄露,一定要关闭隐私功能。
(八)网络问卷调查
以各种形式或借口的“社会调查”、“心理测试”、 参与者输入自己的真实姓名、性别、生日、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才能得出结果。因此,您应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别因好奇而泄露了自己的个人隐私。
(九)公共充电桩
使用公共充电桩充电,一定要根据其提示操作手机,一不小心就会将手机的控制权限交了出去。有的充电桩带有恶意程序,获得授权后可以复制手机通讯录、照片、甚至银行账户和密码,极大地侵害个人隐私。在此提醒客户,在外一定要谨慎使用手机充电桩充电。
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一)少注册多改密码
不在不正规或不可靠的网站、APP上注册真实姓名或绑定个人账户信息,要定期修改相关密码,切勿将各类网站的密码设置成银行卡取款密码。
(二)使用私人电脑和手机安全
关闭手机应用程序的隐私权限功能,不用的电脑和手机不要随意丢掉,一定要妥善处置,报废的手机和电脑一定要清空内存并反复读取覆盖原有信息。
(三)合理清理“信息垃圾”和各类单据凭证
在丢掉含有隐私信息的文件前,先清理完个人隐私信息:如购物的快递单、高铁票、信用卡申请单、每月账单等,不需要留存的切记绞碎、涂黑等处理。
(四)网上购物要注意
在输入卡号和个人信息之前要确认网站是否安全,请不要随意通过网站或链接进行支付,不要随意录入个人信息。
(五)撕碎涂黑谨慎保管
快递收货单等无用的单据建议直接碎掉处理,或将姓名、电话、地址等个人信息涂黑后再丢弃,有用的单据妥善保存,切勿乱丢乱发。
(六)网络借贷要小心
选择正规借贷平台进行借贷,谨慎填写个人信息。如遇到非法暴力催收,一定要使用法律的武器保护好自己。
(七)聊天晒照要谨慎
在公共社交平台要尽可能避免透露或标注真实身份信息,朋友圈、微博晒照片一定要谨慎。
(八)账单核实要仔细
阅读银行对账单一定要仔细,确认没有可疑交易。一旦发现异常交易,及时向银行反馈并修改相关密码。
最后提醒,一定要妥善保护好个人信息,切勿随意将这些信息告诉他人。如果发现有人利用您的个人信息损害了您的权益,请立即报警。
编辑:胡倩
忒色 这是一场从历史深处走向现代舞台的国乐新生,5月10日,跟着中国歌剧舞剧院的优秀演奏家们,在国韵流芳《带你赏国乐》民族音乐会上,一起聆听民族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的新光彩 2025-05-07
忒色 2025-04-30
忒色 在这里用餐,仿佛置身艺术展!不管是约会还是和朋友聚会,氛围感拉满,朋友圈 C 位非你莫属!五一来大华 1935,穿梭在历史建筑间,打卡宝藏店铺,收获满满的快乐与美食
2025-04-29忒色 慕思不仅关注您夜晚的深度睡眠,更愿陪伴您白天的每一刻健康生活!”阐述了慕思一直以来对健康睡眠的关注与投入,以及举办本次活动的初心和愿景,将健康的生活方式传递给更多人,让健康与快乐同行 2025-04-29
忒色 高空俯瞰全景想体验缓缓升空的优雅又想感受360°旋转的刺激 2025-04-22
忒色 摘下被汗水浸透的骑行手套,露出掌心磨出的老茧,王亮亮说,“组织骑行活动的2年多时间里,我见过凌晨3点的灞河,也遇到过暴雨中的同行者 2025-04-18
忒色 记者在西安兴庆宫公园走访时,发现很多游客在牡丹花前作画,闫方煜就是其中的一个 2025-04-18
忒色 “现在电压稳得很!”经营面摊20年的摊主张师傅说,“汇通夜市整体形象明显提升,各种大型LED广告牌做得很漂亮,宣传效果好,灯火通明的感觉美得很!”张师傅说,电力人员经常来各摊位检查用电设备,还会给他们讲解用电安全知识,服务很贴心 2025-04-07
忒色 郧西县地处西安至武当山两大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黄金枢纽位置,西安是郧西重要的客源市场,为借力古都西安文旅“大窗口”,郧西县创新实施“西引力”工程,在西安设立旅游联络处,建设鄂西北旅游集散中心,打造集交通换乘、票务服务、特色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