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管委会正式成立,一场围绕航天科技产业的发展大幕在西安城南少陵塬畔缓缓拉开。
15年的艰苦创业,实现了航天基地的精彩跨越;15年的不懈奋斗,创造了和谐美好的幸福生活。15年的深耕细作,起初的农田阡陌已发展成为生机勃勃的未来之城。
在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引领下,广大干部群众始终与改革同行、和时代共进,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如今,航天基地已经成为大西安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昔日长安“少陵塬”,今日“中国航天动力之乡”,航天基地正不断追赶超越,砥砺奋进,勇立潮头,在三秦大地上续写新的荣光。
高位布局 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如果说一座新城的崛起如同一辆飞驰的动车,那么规划就是引领前行的轨道。
15年后的今天,航天基地围绕“建设世界一流航天新城”远景目标,提出“北优、南闲、东融、西提、中强、全域补短板”的空间发展战略及建设规划,“十个航天”明确了“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施工图”,开启了航天基地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十四五”开局之年,航天基地高点起步,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今年以来,航天基地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为抓手,依托区域得天独厚的航天科技优势,结合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软件及信息服务重点产业优势,推动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搭建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桥梁纽带,推进“两链”深度融合。
目前,新增1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2家市级众创空间;新增8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认定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家、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家,举办产学研金活动11场,参与推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项目30个;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330家;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48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3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2.63%。
同时,加快推进十个科技产业园区建设,健全“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园区”的空间体系,积极发挥“链长制”作用,培育13条重点产业链,通过“链长制”统筹区内外产业链配套企业资源,确保供应链、采购链、生产链闭环运作,为企业稳定生产保驾护航,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城融合 构建未来生态之城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航天基地以“拆墙透绿”建设优美生态环境,让居民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让居民在家门口、于细微处,感受这座城市的温度。
为产城融合典范之城增添新景,两条研学旅游线路开通运营,面向社会各界展示“软魅力”。航天“探索+”品牌科技研学线路依托已发布的航天六院一期研学点,已于6月底正式完成二期“红光沟”研学点相关建设工作。航天品牌精品低空旅游线路目前已有7条成功开展运营推广,包括秦岭国家植物园航线、白鹿仓景区航线、黄河壶口瀑布航线等。
诠释生态文明“水”担当,2021年实施项目10个,分别是供水项目2个、净水项目5个、回水项目2个、亲水项目1个。四号配水厂等5个项目已完工,重点供水项目航天基地四号配水厂目前已经向航天基地平稳供水,日供水量1.2万立方米。
充分发挥航天台塬地貌特色,重构塬坡景观形象,着力打造“15公里城市风景线”,通过“全域提升”“步道进林”“造型活绿”“五层增绿”等措施。计划到2022年底公共绿地建设提升约210万平米,其中新建绿地130万平方米,提升80万平方米,实现公共绿地面积倍增,营造“人在林中、城在园中”的环境氛围,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进园”的美好愿景。
重塑形象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航天基地全方位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将一座更高效、更开放、更舒适的城市呈现在众人面前。
秉承“城市管理应像绣花一样精细”的理念,航天基地提出“品质航天56项标准”,从7个方面对老城区7条道路进行全面城市更新。
截至目前,七条线路已全部完成提升改造工作,共完成外立面改造面积约20.6万平方米;更换门头牌匾1100余块;城市家具改造提升共设置750套;安装空调格栅约3200个;实体围墙翻新完成2200米;铁艺围栏翻新完成7000米;北长安街人行道提升改造约2万平方米,绿化提升完成2200米;同时,完成神舟四路1处出入口改造提升。
立足“航天+时尚”,持续挖掘航天基地特色资源禀赋,实施品质商服倍增、缤纷商业倍增、高端商务倍增计划,创造独特“时尚+”价值;打造健康西安先行示范区。已建有西安市人民医院(航天城院区)、航天总医院等医疗机构8家,床位逾1500张。年底前还将新建完成公共卫生服务中心1所,构建“小病在社区、大病有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服务体系,实现“三级医疗全覆盖”工程;实施智慧教育覆盖工程。2021年高标准建成投用8所公办学校,增加学位6690个,成功获批“陕西省智慧教育示范区”。贯彻“双减”要求,实施在线“菜单式”选课服务,实现中小学课后服务学校100%全覆盖;打造智慧交通便捷之城。新建成30条(段)道路,新建及续建公共停车场项目9个,停车位共5947个,建成1个公共停车场项目,停车位共705个,预计年底前还将建成2个项目,停车位共1475个。
15个春华秋实,15年沧桑巨变。一路走来,航天基地实现了新突破、新发展。展望未来,航天基地将以“九天揽月”和“筑梦苍穹”的目力和洞见,绘写的“十个航天”宏伟蓝图,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航天新城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编辑:丁婉
忒色 2025-01-21
忒色 文艺学博士韩红艳谈元曲中的春节——宫廷到市井 春意都不缺 韩红艳 “元曲中的春节不仅有热闹繁华的宫廷场景,也有千姿百态的世俗生活 2025-01-21
忒色 2018年,张绵参加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习培训面花艺术培训班”,在系统学习后,她创建了“张绵花馍坊”和“临潼五谷花馍非遗传习所”,通过制作和线上线下销售,将五谷花馍传播到了全国各地 2025-01-21
忒色 1月18日金雅福智慧金店在西安5店齐开,携黄金智慧零售模式首次进驻十三朝古都,为西安的黄金珠宝消费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5-01-20
忒色 肯德基西北地区工作人员介绍,西北肯德基500家店庆暨秦文化系列活动的推出是“商文旅”融合发展的积极探索 2025-01-18
忒色 1月11日,在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到来之际,2025陕西省新春年货购物节暨第20届西安年货节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2025-01-11
忒色 凤翔木版年画盛于明、清,这次展出的木版年画内容丰富、制作精美,还有工具和制作方法演示,让人感受到传统民俗的年味细节 2025-01-09
忒色 此次年货节的举办,既集中展示特色商品,满足市民一站式采购需求,又使传统年俗文化与现代商业完美结合,借非遗展演等形式让古老文化于现代商业场景焕发生机,开启新春消费与文化传承新篇章 2025-01-09
忒色 市民游客在秦岭生态走廊参观 坐落于浐灞国际港奥体中心片区的长安云·“一带一路”城市展示体验中心,建筑造型犹如漂浮在灞河水岸上空的一朵云,是西安文化新地标,自建设之初就吸引了广大市民游客的目光 2025-01-09
忒色 2025-01-09
忒色 此次“福至长安 乐购双节”活动,不仅是商业促销和文旅展示的平台,更是西安城市魅力的一次全面展现 2024-12-30
忒色 银发族对演唱会热情高涨张妍妍清晰地记得今年帮父母抢9月6日张学友西安演唱会门票的那一幕 2024-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