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五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87万亿元、降幅收窄,5月重、轻型货车销量均创历史同期新高,1至5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7.9%……一连串数字表明我国内需正在加速激活。
当前,围绕“六稳”“六保”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正在逐步显效,各地复商复市加快推进,特别是在扩大内需、促进投资和消费等多重举措推动下,投资和消费市场呈现加速回补态势。多位专家表示,下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持续深化,相关政策措施会加快落地,内需市场巨大潜力将持续释放,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
多项指标向好 释放内需回暖信号
6月制造业PMI为50.9%,环比回升且连续四个月站上荣枯线,先行指标释放积极信号。海通证券分析师陈兴和应镓娴在分析报告中指出,6月新订单指数由5月的50.9%回升至51.4%,连续两个月上行且创下年内次高点,超过去年同期水平,进口指数也由5月的45.3%升至47%,指向内需持续回暖。
投资需求也在回暖。最新投资数据显示,高科技产业和社会领域投资增速已经实现了由负转正。
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首席统计师丁勇表示,随着稳投资政策显效发力,投资新开工项目继续呈现向好态势,1至5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7.9%,增速比1至4月加快6.8个百分点。从相关指标看,5月工程机械产品产销两旺,挖掘、铲土运输机械和混凝土机械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2.1%和42.2%,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68%。这些情况均表明未来投资有望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我国重型货车销量完成17.9万辆,同比增长65.6%,轻型货车销量完成21.5万辆,同比增长43.4%,两类车型销量均刷新了历史同期新高。业内人士表示,和工程机械产品一样,货车等商用车销量大幅跳升是投资正在快速回暖的有力证明。
一连串数据向好的背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一系列政策逐渐显效。《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下一步,我国将出台支持制造业民营企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的意见,研究出台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的指导意见,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试点示范,制定国家氢能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等。
此外,还有多项重磅政策部署将落地,包括中央财政新增两个“1万亿元”,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
促消费效果显现 市场加速回补
当前,消费市场呈现加速回补的态势。从全国情况来看,1至5月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7万亿元,同比下降13.5%,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5个百分点。5月下降2.8%,连续三个月降幅累计收窄17.7个百分点。地方层面,浙江、福建、海南、河南、上海等地已实现消费增速由降转升。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李党会指出,我国消费市场克服疫情冲击,实现逐月回暖,基本生活品消费持续增长,升级类商品比较活跃,住行类商品零售得到改善。“这说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追求依然不断增长,体现了我国消费市场发展潜力大、韧性强。”
值得注意的是,多部门还在密集出台多重促消费政策,加快内需市场潜力释放。记者了解到,商品消费领域,相关部门正在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绿色智能消费,其中家电、汽车等大宗商品更新置换和回收处理将成为重点。另外,外贸产品转内销的全面推进,也为消费市场注入新动能。6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鼓励外贸企业拓展销售渠道,促进国内消费提质升级。
服务消费领域,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将持续推动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行业的有序复工复产,并适应新需求新趋势,推动供给方式创新,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以供给侧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所长关利欣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遭受疫情冲击,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广大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没有变。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一系列支持商贸企业复工复产、促进居民消费政策举措陆续出台,提振了消费信心,活跃了消费市场,丰富了消费供给,有效推动我国巨大内需市场潜力加快释放。
内需潜力持续释放 经济韧性凸显
展望下半年,内需市场巨大潜力将持续释放,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也将进一步凸显。
以出口转内销市场为例,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杨国良指出,国内市场需求加快释放,为电子家电、轻工、纺织服装、农产品等出口行业提供了内销市场。从投资带动看,各地推进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重大工程建设,为机械设备、电机电气设备、精密仪器等出口行业带来了新机遇。从消费升级看,部分外贸企业正从传统批量生产转向个性化定制,可以更好满足国内消费升级需求。网上销售、直播带货等消费新模式快速发展,也为外贸企业打通了直接面对消费群体的销售渠道。
分析指出,内需市场对外贸领域的拉动作用只是我国经济韧性的一个缩影,在其他领域,这种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也正在打通。在关利欣看来,我国正在以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
关利欣指出,要从扩大消费规模、促进消费体质升级入手,不断创造适应新需求的有效供给,推出更多符合国内消费者需求的商品和服务,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投资力度,加强教育、医疗、社区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夯实立足服务民生的国内大循环基础,形成国内消费引领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未来将大力挖掘释放内需潜力,下一步重点以高质量的供给来适应、引领和创造新需求,积极推进家电、汽车等更新置换和回收处理,顺势而为促进消费新业态加快发展、完善提升,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抗疫特别国债的撬动牵引作用,加快推进短板领域建设。(记者 林远 王文博)
编辑:任晓彤
忒色 活动期间,游客可在爱菊健康文化体验园内观光游玩葫芦种植区、丝路好物区、非遗体验区、趣味游戏区四大主题区域 2025-07-11
忒色 宝鸡市文物普查队发现博山盖绿釉陶奁博山盖绿釉陶奁(资料照片) 2025-07-01
忒色 选手返程行囊满载特产,化身移动的“麟游名片”,推动农特产品依托赛事走向全国 2025-06-30
忒色 6月25日至27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陕西省濒危剧种展演在渭南大剧院上演。 2025-06-30
忒色 党建引领锻造“高原枫警”吉迈派出所将党建工作作为队伍建设的 “定盘星”,纵向建立“局党委—所支部—党员先锋岗”三级责任链,横向打造“民警+村警+义警”治安共同体,立体化构建“激励-约束-关怀”成长矩阵,用三维坐标重构高原警务生态 2025-06-23
忒色 第四届源点西部电影展在古城西安启幕 2025-06-23
忒色 2025-06-23
忒色 央视热播电视剧《护宝寻踪》圆满收官《吕氏乡约》再塑乡风文明底色蓝田县三里镇乔村文化墙上的《吕氏乡约》 2025-06-23
忒色 记者从久治县公安局获悉,G347综合检查站自2023年12月正式运行以来,已成为果洛州乃至青海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关键支点,以“智慧警务+跨域协作”的创新模式,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省界安全防线 2025-06-20
忒色 2025-06-21
忒色 6月18日,聚焦果洛“十四五”·共鉴发展新征程2025“网链果洛・融绘新篇”大型融媒体采风行,深入探访了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河曲马良种繁育基地,记录下这里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2025-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