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省引汉济渭公司党委高度重视、紧密部署,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走访各工区、库区,广泛听取职工群众诉求,仔细梳理制定40项项目清单,总体完成率已超过90%,得到了省委巡回指导组的高度认可和职工群众的欢迎,为引汉济渭工程建设凝聚了强大奋进力量。
聚焦一线 解决“身边问题”
“公司为我们开设了职工超市、洗衣房,稳定了生活用水水压,办公和住宿条件都大为改善。”说到工区生活条件的变化,引汉济渭岭南工区职工王佐荣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里自然环境好,设施一应俱全,即使身处大山,也有着满满的幸福感!”
工区职工洗衣房
引汉济渭岭南工区位于秦岭深处,承担着黄金峡水利枢纽、三河口水利枢纽和秦岭输水隧洞岭南段的现场建设管理任务。从驻地到工地两点一线,是岭南工区职工的日常。“刚来这边的时候,很多设施还不完善,我们经常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工程装晾干的速度比不上换洗的速度”,王佐荣说。针对岭南职工反映的丰富业余生活及洗衣、晒被不便等问题,省引汉济渭公司党委迅速解决落实,组织开设职工练歌房、改善住宿环境、布设被褥晾晒区,同时还配备了熨衣板、蒸汽机等熨烫设备,最大限度满足职工需求,保障职工身心健康。
职工拔河比赛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省引汉济渭公司党委聚焦一线,着力解决基层职工群众“急难忧盼”问题。领导班子带队,深入办公生活基地和工程施工现场,实地查看办公室、宿舍、食堂和活动室等场所,座谈、询问、交流,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现场予以答复和落实。为调度管理中心及时配备活动室羽毛球场地2块、篮球架2个,修缮职工食堂,增强移动网络信号,开展职工健步走、拔河比赛、“十四运”火炬传递助威等文体活动……件件都是实事,件件走心暖心。“小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大愁帽”一个个被摘掉,大家拥有了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职工助威“十四运”火炬传递
充电蓄能 克服“本领恐慌”
“陈祖煜院士的讲解深入浅出,让我对PCCP的发展现状、运行管理等相关经验及技术创新成果有了新的认识。”在公司组织举办的PCCP项目学术交流会上,科学技术研究院员工张昕的笔记本上记录了满满的“干货”。她表示,这堂课对她今后的工作开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让她受益匪浅。
PCCP项目学术交流会
“本领恐慌”是全党面临的重要课题,引汉济渭工程涵盖了几乎所有水工施工项目,是一个专业复杂而宏大的工程。公司年轻职工较多,工作经验不够丰富,实践知识对他们来说是人生的“必修课”之一。
职工阅览室配置书籍1200册
自引汉济渭二期工程开工以来,省引汉济渭公司邀请陈祖煜、何满潮等院士专家,开展了引汉济渭工程PCCP项目、岩爆机理及其控制等专题学术交流会,帮助年轻职工完善知识体系、获得宝贵经验,迅速成长;配置职工阅览室书籍1200册,引导职工依据个人工作需要向书本学习,在多思善悟中尽快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组织职工加强“学习强国”线上学习,通过比成绩、“晒”积分,激发职工学习力量,推动工作提质增效;创新“师带徒”新路径,通过“跨部门”结对子,加大对年轻职工“高层次、复合型、全能化”培训,指导他们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
开展线上“引汉济渭大讲堂”
今年以来,省引汉济渭公司以线上线下等方式组织举办“引汉济渭大讲堂”9期,开展党建、法律、道德等方面专题讲座5次。通过“线上+线下”“蓄能充电”,激发年轻职工学习力量,拓展知识视野。
帮扶保障 维护“切身利益”
“你的工资打到卡了没?足不足额?”这是引汉济渭工程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的同志问的最多的一句话。
引汉济渭工程点多面广线长,参建单位众多。为全力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省引汉济渭公司组织参建单位集中学习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和公司相关制度,先后开展16次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并通过电话抽查、现场谈话、设立举报电话等方式,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生凤茶园现已成为库区群众致富的“绿色银行”
“像我们这些出不了门的,在外面务不了工,在家门口有班上很难得。”生凤村村民赵成秀正在为茶园工人集体做饭,一口地道的方言也难掩喜悦的心情。她说,自省引汉济渭公司对生凤村定点帮扶后,帮她在茶园找了份稳定工作,现在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不仅脱了贫,还要奔小康。
“省引汉济渭公司给我们建设的生凤大桥通了后,现在去镇上的时间缩短了一半,车都可以直接开到家门口了”,梅子镇生凤村村民梅可友说。投资3000多万元的生凤大桥建成后,生凤村千年天堑变通途,“用三轮车拉农副产品出去卖都很方便,也能卖上价”。
生凤村村民王兴业种植的天麻喜获丰收
2020年,生凤村成功摘掉“贫困帽”后,省引汉济渭公司坚持持续加强帮扶力度,深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继续做好食用菌及天麻种植,促进群众增收增效的同时,积极吸纳当地劳动力50余人就业。宁陕县梅子镇的杨正森就是其中之一,在三河口大坝上当防汛值班员的他一个月4000多的工资,“很多人都羡慕”。
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办到职工群众心坎上。省引汉济渭公司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和为民情怀,从点滴事、身边事做起,聚焦难点,主动作为,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走深走实,持续为引汉济渭工程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大合力,为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贡献引汉济渭力量。
据悉,今年以来,公司全面加快推进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引汉济渭调水工程秦岭隧洞累计掘进97.6千米,剩余最后0.7千米;三河口水利枢纽全面建成蓄水,具备供水条件;黄金峡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左右岸同步加快建设;二期工程全面开工,计划2022年实现向西安市先期通水。(通讯员 任童 刘倩茹 方贤兴)
编辑:丁婉
忒色 通讯员 贾智炜摄10月1日,黄陵国家森林公园内,一对母子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 2023-10-02
忒色 00—18 2023-09-27
忒色 王赛时表示,酒鬼酒馥郁香,综合了中国白酒所有的工艺特点,集众长于一身,复杂的工艺造就了酒鬼酒的独特风味,攀登中国白酒最高峰 2023-09-27
忒色 在碑林区友谊东路某蛋糕店内,记者发现了一款油泼辣子口味的月饼 2023-09-27
忒色 伴随“汉服热”,今年22岁的玉山加入了跟拍摄影师的大军 2023-09-27
忒色 “下一步,西安市将持续在升级硬件设施、优化管理服务方面下功夫,不断优化特色街区的购物环境,促进消费需求稳步增长 2023-09-25
忒色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大明宫遗址以唐风文化为根基,创造性地加入青春潮流动力,并通过沉浸式游园、体验式华服展演、创新性场景穿越、多业态文化跨界等方式,诠释‘千年国风赏’‘盛唐花月宴’‘非遗文化展’等内容,让唐宫‘活’起来 2023-09-25
忒色 唱响古调 体验梨园文化9月8日至15日,由西安市新城区委宣传部、新城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新城区西一路街道办事处主办的“遇见城墙梨园夜”秦腔文化艺术周在西安明秦王府城墙旁上演 2023-09-20
忒色 甘肃简牍博物馆整理研究部主任肖从礼说,这两枚里程简“接力”勾勒出汉代丝绸之路东段、长安至敦煌的具体线路走向和重要节点 2023-09-20
忒色 本次旅游专列除设置汉服、甲胄展示区外,创造性地设立了专门的化妆区,配备专业化妆师,为游客打造出最完美的唐代形象,体验从未有过的“上车变身,下车穿越”的独特旅行感受 2023-09-12
忒色 《人民日报》海外版8月30日、31日,先后刊发《暑期文旅消费活力四射》《智慧旅游令人耳目一新》等报道,西安大唐不夜城、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汉服妆造特色产业等受到关注 2023-09-05
忒色 8月22日七夕节,延安景区联动推出七夕主题活动,让游客感受陕北婚嫁民俗文化 2023-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