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汉济渭的前世今生 ——写在秦岭输水隧洞即将贯通之际

时间:2022-01-25 10:12:50  来源:引汉济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引汉济渭的前世今生 ——写在秦岭输水隧洞即将贯通之际

2013年7月,陕西省政府批准组建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全面承担引汉济渭工程建设任务


历尽千难万险,冲破重重阻碍,横穿秦岭主脊的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即将贯通,这是引汉济渭工程建设的里程碑,也是实现2022年先期向西安市供水的关键,标志着这个历经数十年风雨、凝聚着引汉济渭人精神与智慧的民生水利工程即将实现一江清水润关中。

(一)关中“水荒”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万物之魂。纵观人类早期文明,无一不是发源于水源充足、物产丰盈的江河沿岸。陕西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秦岭以南属长江流域,水源丰盈,占全省总量71%的水资源;秦岭以北属黄河流域,却仅占全省总量29%的水资源,缺水成为这一区域发展最大的软肋。

02dc075caca8a86d62562851374e23a0.png

上世纪90年代缺水的西安市民排队接水

60d0dd0f2c2759960dd0b97293aa091c.png

上世纪90年代西安家家户户加锁水龙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由于气候的变化、经济发展及人口的增长,陕西省水资源问题日益严峻。1995年那场60年一遇的罕见旱灾,连续200多天鲜少降雨,企业减产停产,学校被迫放假,生产生活用水困难,地下水超量开采。生活在城里的老西安人提起那场严重“水荒”,至今心有余悸。

据报道,西安城市用水高峰时市区自备水井发展到2300多眼,最高日开采量42万立方米。长期超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大面积漏斗区,诱发地面沉降与地裂缝问题加剧,穿越千年的大雁塔竟变成了斜塔,1996年倾斜达到史上巅峰值1010.5毫米,钟楼亦下沉395毫米。

2001年,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原国家水利部部长钱正英再次带队对陕西渭河流域进行全面考察,形成了《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问题的调研报告》,并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2003年,钱正英在水利部召开的专题研究渭河综合治理规划会上饱含深情地说到:“渭河治理必须尽快实施,不但要解决渭河的洪水问题,还应考虑关中的13亿方的缺水问题。”

优先使用地表水、充分利用再生水、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按照这一原则,西安市在封停自备水井同时,加快重大地表水源工程建设,先后建成黑河、李家河等供水系统,有效缓解西安市用水需求。

(二)“梦想”孕育

“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是编制“十一五”发展规划时对陕西省情的基本判断。

水从哪里来?人们将目光投向了水资源丰富的秦岭以南的汉江流域。

其实早在上世纪50年代,汉中洋县的黄世荣先生就曾写了在汉江黄金峡建设水力发电站的设想,并得到了时任国家水利部长傅作义以及副部长李葆华和张含英的回复。出于当时建设必要性和时间问题考虑,也没有付诸实际。转眼30年过去了,旱涝灾害的多发频发引起了人们对陕西水资源问题的关注。

1984年我省水利专家王德让先生就陕西省内南水北调进行了最早探索,首次提出了从嘉陵江调水的初步设想。两年后(1986年),陕西省水利电力土木建筑勘测设计院的高级工程师席思贤先生在《解决陕西省严重缺水地区供需矛盾的对策》一文中,亦提出了与王德让先生基本相同的设想。

一粒梦想的种子就这样被催生了,悄悄孕育。

1991年,省水利厅组织编制《陕西关中灌区综合开发规划》和《关中地区水资源供需现状发展预测和供水对策》两项专题研究,为陕西省内南水北调工程做了进一步的前期研究。

1993年,陕西省水利学会组织相关水利专家开始查勘工作,省内南水北调这一伟大构想真正进入实践层面。

1995年,省水利厅组织普查了三河口水库,为引汉济渭工程确立迈出了重要一步。

2003年,经过对多种调水线路组合方案论证比较,省水利厅完成了《陕西省南水北调总体规划》,确定以引汉济渭为骨干线路,与引红济石、引乾济石组成的省内南水北调总体方案。同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着手进行引汉济渭项目的前期工作”。

2005年,国务院批准了水利部组织编制的《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充分肯定从外流域调水解决关中缺水的必要性,并要求加快引汉济渭调水工程前期工作。根据这一要求,省水利厅组织编写《陕西省引汉济渭调水工程规划报告》,对引汉济渭赋予了新的历史意义:在解决近期关中缺水问题的同时,也将是近、中期解决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用水需求的重要前提,是实现全省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性工程。

2007年,陕西省政府成立引汉济渭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并授权省水利厅组建引汉济渭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工程施工涉及区域西安市、安康市、汉中市及周至县、宁陕县、洋县、佛坪县也相应成立了引汉济渭工程协调办公室,为工程的查勘设计、移民征地作出积极贡献。

(三)“梦想”起航

2011年7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引汉济渭工程项目建议书。

2013年7月,陕西省政府批准组建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全面承担引汉济渭工程建设任务。同年12月,国家环保部批复《引汉济渭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014年2月,陕西省委、省政府在三河口工程现场召开引汉济渭三河口水利枢纽开工建设动员大会,标志着引汉济渭枢纽准备工程进入全面建设的新阶段。

这粒梦想的种子,开始萌动起来。

2014年9月,国家发改委批复《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5年4月,国家水利部正式批复《引汉济渭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冲破一层又一层“关卡”,梦想的种子终于破土而出了。

594d288c2832232a4029f79c74e40251.png

三河口水利枢纽

2015年11月,三河口水利枢纽工程截流,并开始防渗施工;12月,大坝主体工程开工建设;2021年2月大坝主体工程全线浇筑到顶,达到141.5米。

2015年10月,黄金峡水利枢纽开始前期准备工程施工;2018年10月主体工程正式开工;2020年11月成功实现截流,左右坝肩同步建设。

9241560c42f346cd28acb302191a8e7e.png

岩爆灾害频发

758ebac37760ef75484173c5a4d09124.png

突涌水让施工异常艰辛

秦岭输水隧洞是人类第一次从底部穿越秦岭,建设难度世界罕见。自2007年准备工程开工以来,秦岭输水隧洞先后遭遇强岩爆、高硬岩、突涌水、软岩大变形、高温湿等地质灾害。引汉济渭人迎难而上、敢为人先,通过科技攻关、创新管理,实现了隧洞内施工未发生一般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的奇迹,“引汉济渭隧洞施工岩爆预警与防治”成果喜获第十二届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参编我国首部《岩石掘进机法水工隧洞工程技术规范》……

目前,秦岭输水隧洞建设正在全速推进,即将全线贯通,2022年可实现向西安市先期供水。

梦想的种子就要长成大树了。

(四)梦圆当下

d9f8f9329499b463d1e4fea953aada52.png

引汉济渭工程总体布局图

511a94c137af2f7db3dbb7dfa9ef40c6.png

引汉济渭工程效益图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引汉济渭工程从上世纪80年代省内南水北调工程的酝酿,到当前隧洞贯通之际,已走过了30多个春秋。

一粒种子逐渐长成参天大树,即将荫被三秦大地,陕西供水格局也会被重塑,“八水绕长安 翠绿满皇都”的盛世景象将再次重现。(通讯员 蒲逸眉)

编辑:丁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邮箱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宣传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6-2022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